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 B.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
现有纯合的野生型小鼠若干,经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经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让该突变型小鼠与多只野生型雌性小鼠杂交,观察并分别统计子代雌雄小鼠中突变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
|
| 雄性小鼠 |
A |
| 雌性小鼠 |
B |
A.如果A=1,B=0,则说明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B.如果A=0,B=1,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如果A=B=1/2,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
D.如果A=0,B=0,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 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
|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
| C.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来调节 |
|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
| B.甲图中O2浓度最低的是D |
| 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 |
|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D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而一个蛋白质分子彻底水解后就能得到20种氨基酸 |
| B.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引起的,而构成这些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是一致的 |
| 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
| 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
| 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
| C.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
|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