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影响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C.交通运输的改进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君权神授 | B.致良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
“民惟邦木,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
C.都具有民主色彩 |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