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λ=______________nm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__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__mm。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轻质弹簧,一质量为m的A物体系在弹簧上端,整个系统在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弹力大小为 ;现突然撤去外力F,则此瞬间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力是 (填“矢量”或者“标量”), 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并且利用实验和数学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家是 ( 填“牛顿”或者“伽利略”)
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 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
A.0、80、0.45 | B.80、100、0.45 | C.80、80、0.90 | D.80、100、0.90 |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为 m/s2,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