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而言,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 的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 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 有积极作用。
(3)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 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不完整日照图
(1)B、C、D、E的经度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请你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部分。
(3)当甲点是2005年某月22日16时时,乙处是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时。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左图中所画的地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的日照状况图,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左图与图2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示的季节过六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值北京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
(5)在图1右图中较为准确地表示出此时全球昼夜状况图示。
读图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
(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其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年___________________。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点,每年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点,每年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点,冬至日为____点,春分日为____点,秋分日为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