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其繁殖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且由香蕉束顶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下列有关生产中的针对性措施不包括( )
A.可以利用此病毒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获得抗血清,通过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判断香蕉苗是否染有病毒 |
B.监控香蕉苗的染毒情况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DNA探针检测 |
C.采用基因工程,对香蕉的抗病毒能力进行针对性改良 |
D.采用杂交育种,获得新的香蕉品系提高抗病能力 |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脂肪颗粒的鉴定三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 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
C.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
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使细胞内ADP含量降低 |
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胰高血![]() |
C.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 |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 |
下图是某植物叶片中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处于图①状态的植物叶片可能正处于衰老过程中 |
B.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图②时期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 |
C.图③表明淀粉的形成是由细胞中的游离的糖转化而来 |
D.图①②③中所示的变化均是植物叶肉细胞衰老的生理表现 |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CO2的能力强 |
B.0~20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
C.0~25min 期间乙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强 |
D.30~45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 |
右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O原子 |
D.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不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