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 ,成因都是____________(6分)
(2)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材料二、下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1)材料一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材料二中,NA的经度为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如下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________。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在________。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β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l)按此图所示,北京时间为________;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所属的时区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全球分别处在3月20日和3月21日两天,地方时已进入21日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这天,吉安市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A、B、C、D四地昼夜长短关系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媚尼风景区”旅游。
材料二、“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代号)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时可能有的特点吗?
(4)C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米以上。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坝高100米。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用斜线在图上画出被水淹没的最大范围。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________。(写出温差范围)
浙江某学校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校附近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
信息材料:
①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土地利用图。
② 土地适宜类评价因素极限指标(部分)
坡度 |
表土层或土层厚度(cm) |
|
宜耕土地类 |
<25° |
>10(表土) |
宜园土地类 |
<35° |
>50(土层) |
宜林土地类 |
<70° |
>30(土层) |
③ 宜耕土地类评价因素分级指标及评级指数(部分)
耕地评级 |
海拔(m) |
坡度 |
表土厚度(cm) |
有机质(%) |
一级耕地 |
<300 |
<60 |
>16 |
>2.5 |
二级耕地 |
300~600 |
60~150 |
16~13 |
2.5~1.O |
三级耕地 |
600 900 |
150~250 |
13~10 |
<1.O |
(1)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归纳图中甲河的水文特征。
(2)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 假如探究小组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宜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
平均海拔(m) |
平均坡度 |
表土厚度(cm) |
土层厚度(cm) |
有机质(%) |
165 |
25.6 |
8.5 |
58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