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3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
B.P点始终不振动 |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9甲所示,曲线上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在曲线上某一点A和邻近的另外两点分别做一圆,当邻近的另外两点无限接近A点时,此圆的极限位置叫做曲线A点处的曲率圆,其曲率圆半径R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直两为m的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θ角的方向以某一速度抛出,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为r,则()
A.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是![]() |
B.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是![]() |
C.抛出物体时,至少需要对物体做功![]() |
D.抛出物体时,对物体施加的冲量最小值是![]() |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
B.物块与弹簧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
C.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处 |
D.物块对弧形槽底端的压力大小为mg+mv2/h |
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2.0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拉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取g=10m/s2。则()
A.滑块的质量为0.5kg |
B.滑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 |
C.1~3s内,力F对滑块做功为8J |
D.1~3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8J |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则t=0.8s时()
A.质点P受到的回复力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 |
B.质点P的速度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 |
C.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
D.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指向y轴正方向 |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细线的左侧从O点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则在铅笔向右移动过程中,橡皮运动的速度()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