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时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C.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1mol·L-1·min-1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
某同学设计测定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质量为m1的镀锌
铁皮放入6mol·L-1的盐酸中,当气泡产生的速率显著减少时,取出铁片,用水冲洗,烘
干后称量,得到质量为m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铁片产生气泡速度减慢时,立即取出铁片,不冲洗就用酒精灯加热烘干,铁片可能继续和残留的盐酸反应,导致结果偏高 |
B.实验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是先慢,然后逐渐加快,再显著减慢,这是微电池和温度共同影响的结果 |
C.锌和铁在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从铁流向锌 |
D.设锌镀层厚度为h,锌的密度为![]() ![]() |
化学实验小组在学习化学电源和氯碱工业相关知识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他们设计组装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已知为石墨电极;
为铁电极;
为铝电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
为多孔石墨电极,烧杯中是足量饱和食盐水(滴有酚酞),连好导线后,电流计指针发生明显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
B.一段时间后,![]() ![]() |
C.![]() |
D.当电解一段时间,B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时,停止 |
实验,再将A中溶液倒入B中混合,充分振荡,
沉淀全部消失
常温下,取pH="2" 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2A为二元弱酸
B.稀释前c(H2B)>c(H2A)="0.01mol" /L
C.pH=3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A-)>c(A2-)>c(H2A)>c(OH-)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B2-)>c(OH-)>c(H+)
以石墨作阴极,铜作阳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电解开始约30s,阳极附近略显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进而生成较多的橙黄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Cu – 2e- = Cu2+ | B.水被电解后析出白色浑浊物NaCl |
C.橙黄色浑浊是CuCl | D.橙黄色沉淀可以用氨水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