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被南方“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对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的退让 |
B.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精神 |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 |
D.中华民国政权的不稳定 |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项规定()
A.源出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
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
C.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
D.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天津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符合题意的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