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西藏墨脱公路关键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墨脱人民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了。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墨脱县城分布位置及最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
B.分布在河流沿岸,靠近河流,河运发达 |
C.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开阔,热量条件好 |
D.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利于农业发展 |
关于墨脱公路的修建对当地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墨脱公路的修建,对墨脱发展旅游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B.墨脱公路的修建,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C.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公路的建成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
D.墨脱公路的修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 B.地球的重力能 |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 D.太阳辐射能 |
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图中①的作用是
A.使沿岸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增强 |
B.为陆地提供水循环所需要的能量 |
C.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源泉 |
D.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
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中,对“水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大于④ | B.①大于② |
C.③等于②④之和 | D.⑤大于① |
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 | B.外力作用 |
C.地壳的水平运动 | D.变质作用 |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水利水害双重性 | B.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
C.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 D.补给的循环性 |
地球上的所有水体都参与着水循环,不同水体循环的周期是不同的。下列水体中,水循环周期最短(水循环最快)的是
A.冰川水 | B.地下水 | C.湖泊水 | D.河流水 |
改造不稳定径流,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措施是
A.节约用水 | B.修建水库 | C.跨流域调水 | D.植树造林 |
为了解决深圳及香港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深圳建设了东江引水工程,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改变了
A.海水蒸发 | B.水汽输送 | C.地表径流输送 | D.降水 |
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 B.锋 | C.高气压 | D.低气压 |
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有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其所示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