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城市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环境之一。就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
B.城市化不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城市化进程越快越好 |
D.逆城市化的出现是社会的倒退 |
2010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说明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消失 |
B.全球中55%居住于城市的人口,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人口 |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
D.说明世界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 B.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
A.调查访问法 | B.问卷调查法 | C.野外实地考察法 | D.文献资料法 |
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4~15题。以上两地所反映的农业景观差异很大,其分界线大致是下列中的
A.200mm等降水量线 | B.1月份0℃等温线 | C.太行山脉 | D.大兴安岭 |
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市场 |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