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学士解缙上书朱元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犯罪官员)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解缙上书文中显示的本质问题是
| A.朱元璋对官员“用刑太繁” | B.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澄清吏治 |
| C.解缙拥护朱元璋的治贪政策 | D.解缙指责朱元璋制造冤假错案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
|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
|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
|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
|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
|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 A.掀起瓜分狂潮 | B.要求扩大市场 |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希望利益均沾 |
下列关于19世纪初英国对中国鸦片走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唯一方式 |
| B.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
| C.原因是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
| D.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