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数据:
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
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
宇宙间一切存在和运动的自然法则可以认识,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则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材料中“自然法则”理解正确的是 ( )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 B.量子论 |
C.光电效应 | D.相对论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 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