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柏拉图曾就雅典民主制度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其意在表明
A.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是自由 | B.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
C.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 | D.雅典民主制度缺乏法律基础 |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
C.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 D.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缓和了社会矛盾 |
C.打破了世袭特权 |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