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幅度增税,1929年最高税率是24%,1935年是79%。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与下图相关的是(D)
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
A.高税收导致私人投资热情、能力的降低
B.出现了经济滞涨现象
C.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正常周期性波动
D.导致1938年生产的下降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
|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
| 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 |
| 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
| D.人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 |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收藏一幅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该图绘制的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今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列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航海图上清楚地绘制出了明朝中叶中国帆船经常使用的6条东洋航路和12条西洋航路,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此对这一时期明朝贸易得出的认识是
| A.朝贡贸易始终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形式 | B.明朝对外贸易一度活跃 |
| C.外贸的政治目的服从于经济目的 | D.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 |
“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 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上述材料说明了
|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 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
| 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 |
| 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
《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载:吕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姊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材料反映的是
| A.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 B.市场布局出现新变化 |
| C.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 D.城市商品经济水平发展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