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妇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开始趋向多种成分经济,确立了一切所有制形式的平等地位。在土地改革的范围内农民阶级得到复兴,出现了私人农场,数百万公顷的土地交给农村居民、市民使用。生产者的自由已经合法化,企业家活动、股份制、私有化方兴未艾。”这是苏联时期某位领导人的著名演讲,他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的霸权行径被全世界所唾弃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时间坐标轴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历史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
B.②处提出革命必须实行武力夺权目标
C.③处苏维埃政府率先临时政府对发难
D.④处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

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


1521~1544年间每年平均
1545~1560年间每年平均
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黄金
2900公斤
5500公斤
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白银
30700公斤
246000公斤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下面是一组评价,其中评价对象与结论不相一致的是()


历史文献
评价
A
《大抗议书》
反映了他们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限制了王权
B
《1787年宪法》
规定美国为邦联制,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保留了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广大民众获得实际的政治权利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打击了封建势力,标志法兰西总统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