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5月30日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提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请阅读下列资料和图,分析回答问题:

德国卫生部门2011年5月28日报道,3名女子可能因食用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的黄瓜死亡。在6月10日又公告,已查明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芽苗菜才是真正"元凶" 。目前,这种疫情袭扰欧洲,德国患者增多,正漫延丹麦、瑞典等国家。
现已经确定,引起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变种 ---"Husec 41"。 它是大肠杆菌中颇具攻击性的一类,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等。还可能引发肾脏衰竭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1)从图中的细胞结构看,可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属于生物 (填原核或真核)。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发的各类病症在欧洲多个国家出现,能引起传染病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称为
(4)为了防止这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播,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近以来,福建沿海地区频频发生因食用麦螺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这是赤潮导致一些藻类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麦螺体内,使昔日的美味佳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杀手”。赤潮也危及到闽江口湿地。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南端的道庆洲、草洲等地,是闽江口的一个低盐沼泽湿地,这里的动植物资源曾经十分丰富。由于各种污水排放的日益严重,湿地的水质污染加剧,导致闽江口海域赤潮的产生,生物多样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湿地濒临消失……
下图显示闽江口湿地不同区域生物物种的生存现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螺中毒”事件说明了有毒物质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
(2)文中提到的道庆洲、草洲等地属于生态系统。
(3)根据图6说出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与生物物种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4)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家乡——福州的湿地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
(3)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里,成为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的是____________。
(4)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

A.经常吃“洋快餐”
B.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C.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D.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近年来,福州市行人被“流浪犬”咬伤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百分之百。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福州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整顿“流浪犬、病犬”。
(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4)为预防狂犬病,请你对养犬者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4分)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蛋白质在中被初步消化,在中被彻底消化和吸收。
(3)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顺序,填写字母)

(5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现象(填“遗传”或“变异”)。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C.长期自然选择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