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广东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为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增添新的元素。
材料二:广州亚运会融合了许多岭南文化的元素,如,流传千年的“五羊传说”演绎成广州亚运的吉祥物;广州的“五羊”雕塑与亚运圣火的融合构成了广州亚运会徽;粤剧花旦脸谱,成为亚运文化活动标志;《水浸街》童谣揭开广州亚运会的序幕。在亚运会期间,广东各地群众举行“广场舞会”、“群众歌会”等,展示了广东的人文精神风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和培育广东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10分)
(2)有人说:“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岭南文化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这种观点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6分)
(3)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广东人文精神中增添新的元素对实现人生价值有哪些导向作用?(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地震总是造成众多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能够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了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
辨析:地震是不可准确认识的。

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CPI
4.9%
4.9%
5.4%
5.3%
5.5%
6.4%

注: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如果CPI涨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材料二 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走势图

材料三 2011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2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与5月份相比,6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5%,涨幅比5月份缩小的城市有24个。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6分)
(2)有同学从材料二得出如下结论:既然货币政策不断调整,说明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请结合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评析该观点。(6分)

材料一: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果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飞天梦想、千年夙愿。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中国在载人航天项目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九号,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按照计划,神州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再往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说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

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进行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发展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应对经济下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科技突破。
这段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的。

人类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20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说”是主流,但随着科技发展,“全球变暖说”逐渐成为主流,其又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全球变暖乃人类活动所致,另一派认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温的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吻合,人类活动就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成因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给我们追求真理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