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读下图回答问题,下图为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差别对比图(单位:%)。
(1)试分析我国南北方河流水质的差别及自然原因(4分)
(2)材料显示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最差的是海河水系,其水质最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的天气系统是,水平气流呈时针方向旋转。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选择填空)。
A.59<P<60 | B.60<P<61 |
C.64<P<65 | D.50<P<51 |
(2)丙处与丁处相比,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
(3)B,C两线中,可能形成晴朗天气的是线,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线附近。
某飞机在某纬线上以每小时15°的速度向东飞行,下图为飞机上观测到的某时段太阳高度变化曲线。
(1)若此时娄底地区午后出现对流雨天气,则飞机飞越的纬度是____________,该天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______ ;
(2)北京时间14:00时,飞机飞越地区的经线经度为___________;
(3)该条经线在南北极圈间的部分,由南向北昼长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若16点后飞机改变飞行方向,以每小时15°的速度向西飞行,飞机上的乘客将观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根据图表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N湖泊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名称是什么?试评价其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根据材料和图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安徽省人口出生率为13.07‰,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6‰,与上年持平;自然增长率为6.47‰,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94.5万人,比上年增加53.7万人。
材料二安徽省工业基础较雄厚,其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城市带被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
甲安徽省示意图乙芜湖市用地示意图
(1)读图甲,指出安徽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江苏某酿造厂计划迁至图乙中的丙地区,评价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安徽省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本省带来哪些问题?
读部分亚欧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从A地到B地的变化,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变化同时还受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图中C地与D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条件变化形成的。形成这种水分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C地到D地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在_____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3)认识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