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正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2006年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B.2006年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
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
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该图中弧OMP为晨昏线,此时,在距图中M点正南约2750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约为50°,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
A. 15oS,100oE B. 15oN,80oW
C. 15oN,100oE D.15oS,80oW
(2)此时,在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占()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

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深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的散射作用
C.城市上空的雾天较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