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生丝的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 |
| 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
|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
从战国时期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我国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下列对上述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自给自足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
|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
| C.农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 |
| 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工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 |
以石质农具进行简单种植的原始农业经历了五六千年后,金属农具的发明,特别是铁质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从而开创了中国四千年辉煌的古代农业文明。下列关于铁犁牛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普遍采用牛耕技术和铁质工具 |
| B.铁犁牛耕的采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 C.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中国 |
| D.曲辕犁是中国犁耕成熟的标志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
|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
| D.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