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主张符合
①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②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
③世界各国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 |
B.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
C.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
D.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
影响财政收入的最具有基础性作用
A.经济发展水平 | B.分配政策 | C.税收政策 | D.国家宏观调控 |
在预算与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结余过多,就意味着
A.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后劲 |
B.资金储备充足,能够更好地保证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 |
C.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D.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美国人发明的个人所得税。我国之所以引进个人所得税,是因为个人所得税
A.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
B.具有广泛的征税范围,无论有没有收入都要交税 |
C.具有“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特点 |
D.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又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
下列关于税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
B.有国就有税 |
C.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
D.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