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    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  ”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菊

司马光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注】蛩:蟋蟀。

(1)诗歌首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2)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释】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②凭:请,劳烦。③觞:酒杯。④传舍:驿站。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

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

(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