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其中说道:“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傍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蒋介石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A.抗战到底的决心 | B.幻想妥协的试探 |
C.排斥其他党派的宣言 | D.和平解决的设想 |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 B.分权制 | C.共和制 | D.联邦制 |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道: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美国实现把 “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方法是
A.实行三权分立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斐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
C.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 |
D.费迪南德.伦德博格说:“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 B.“统而不治” |
C.掌控议会 | D.领导内阁 |
下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对这部重要文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B.表明英国已完全“统而不治” |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备 | D.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