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用诸多事例说明国家应强化以专家论证为重点的科学决策机制,并建议对于官员“拍脑袋”决策造成失误的追责机制须“给力”。上述材料说明
①正确决策是国家各项工作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切实维护人们的利益
③社会听证制度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之一
④追责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十二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所列举的监督主体都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②监督的关键是建立起全面的监督体系
③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是树立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的要求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表哥”、“房叔”等等官员的纷纷落马,网民功不可没。网络反腐
①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②体现了公民的质询权和监督权
③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需要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批示),笔头不如口头(命令)”这是人们讽刺社会上某些权大于法、违法行政和以权压法的政治现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失去监督的权力易滋生腐败②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③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④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只需要法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2013年3月环保部要求全国116个城市开展PM2.5监测并在10月底前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 B.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
C.政务公开有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 D.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意味着
①为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分立和制衡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
④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