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载:“国家置中书
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 B.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
|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
安徽凤阳的发展是我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1958年一首歌谣中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B.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变化 |
| C.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 D.直接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大发展 |
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标志着()
| A.世界市场形成 | B.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 |
| C.工业革命结束 |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