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消息 广东省防总25日发布《“9·12”特大洪涝灾害伤亡成因分析报告》。报告称,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是奥西灾区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受“凡比亚”影响,从9月21日开始,广州高州、信阳和阳春三市、县交界的区域出现特大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仅高州马贵镇就死亡和失踪66人。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泥石流分布较广
B.泥石流是岩体或土块,在一定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的现象
C.泥石流的形成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是山区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具有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干燥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终年降水均匀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对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

A.① B.⑤ C.③ D.④

2015年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的中心在我国南海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所经过海域风力达16~17级。下图为台风“苏迪罗”行进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超强台风“苏迪罗”中心于2015年8月5日17时移至南海甲海域,预计其移至我国海南岛东南方乙海域时的时间大约是( )

A.8月6日6时 B.8月7日6时
C.8月6日23时 D.8月7日20时

中央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气象信息预测台风的移动路线和方
向,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关于台风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酷暑伏旱 B.补给淡水资源
C.减轻干旱程度 D.减少地质灾害

监测台风路径的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太空垃圾 D.大气运动

下图为“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 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C.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图中①一④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④省西侧的海峡属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