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地市,流域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千米,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千米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千米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材料三:临淮岗控制工程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以下问题。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未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水较丰富
C.c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a主产区一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c主产区一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g主产区一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h主产区一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行机械化生产

下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判断以下问题。

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C.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
D.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人口迁人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