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商人众多 ②商业繁荣 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 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
一战后,战胜国声称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波兰走廊”的划定 | B.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
C.对德国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 | D.佛朗哥政权的建立 |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里“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
C.殖民地“委任统治”形式 |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