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
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可可、玉米、马铃薯等;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卡做生意。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14—15世纪 B.15—16世纪
C.17—18世纪 D.18世纪中期

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商品经济发达④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明朝人陆楫认为:“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可见,在陆楫看来

A.提倡奢侈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消费需求推动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
C.民风勤俭之地的经济发展必然缓慢 D.重农抑商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右图是一件中国古代的著名瓷器,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可能属于

A.民间手工业品
B.史前手工艺品
C.官营手工业品
D.家庭手工业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