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 功能。我们通常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时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 ;该操作目的是 。乙装置中,操作压的一定,保证C溶液的流速 (快或慢或一定)。(3)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 _ _,是根据____ _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在操作中加样(上右图)的正确顺序是
。
待 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4)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 。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