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
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 /2时增长最快 |
|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
|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
|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
| B.激素和酶一样,是一类高效能物质,都具有调节作用 |
| C.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如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 |
| D.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作用不同,有的参与细胞构成,有的提供能量 |
将用3H标记的谷氨酸注入胰腺的腺泡细胞后,合成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如图,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
核糖体―→①―→②细胞膜细胞外
| A.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 | B.内质网、线粒体、胰高血糖素 |
| C.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 D.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酶 |
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
| 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 |
| 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 |
| 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 |
| D.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B.细胞处于生活或死亡状态 |
| C.细胞液浓度的相对大小 |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