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实验 |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实验 |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实验 |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
B.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
C.内质网释放的Ca2+能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往细胞外 |
D.在Ca2激活的转录因子的作用下在细胞核中完成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合成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
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 |
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
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