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 B.华盛顿 | C.克伦威尔 | D.俾斯麦 |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重视证据 | B.公平公正 |
C.契约至上 | D.注重程序 |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种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种法律是( )
A.万民法 | B.《十二铜表法》 |
C.习惯法 | D.公民法 |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中哪一项基本原则( )
A.同态复仇原则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 D.遵守契约原则 |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
A.主权在民 | B.人人平等 |
C.自由主义 | D.分权制衡 |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 B.实行陶片放逐法 |
C.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