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
C.世俗统治者的权利应当高于教权 | D.国家权利为神所受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B.提倡“法制”,反对“人治” |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教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
C.强调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
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实践德政 | B.养士求贤 | C.推行教化 | D.独尊儒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