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兰州某企业提出的“黄河边只准卖黄河酒”的宣传口号作出严厉批评,并责令当地工商部门对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严厉查处,决不姑息纵容。下列对地方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方保护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
B.地方保护是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 |
C.地方保护是违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小团体主义 |
D.地方保护是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原则 |
可持续发展,是知识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模式。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我国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①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②坚持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③是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具体标准④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06年1月2日,新华网发布2005年度十大流行语,它们是:“超女”“禽流感”“博客”“大长今”“苏丹红”“水污染”“天价医药费”“芙蓉姐姐”“裸聊”“官媒勾结”。这表明( )
A.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发展 |
B.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社会存在的变化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
人们在充分利用森林的经济价值时,由于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以及过度砍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仅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最终会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这一事实从哲学上说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③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④人们应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5年7月26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正式发行,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体认”“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新词语6000余条。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发生变化④语言学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