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文化产业强劲的势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盘,影响中国的未来。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C.德国古典哲学 D.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

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孔子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否认意识的作用,后者夸大意识的作用
C.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