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中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甲河画错了 | B.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
C.乙河水流向西北 | D.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
气候倾向率反应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倾向率(℃/10年)和降水量倾向率(㎜/10年)。下图示意1965-2005年某区域气候倾向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四地气温、降水量倾向率最大的分别是
A.红卫鸭绿河 | B.勤得利胜利 |
C.红卫胜利 | D.勤得利鸭绿河 |
据图可推测该区域
A.地表侵蚀增强 | B.活动积温增加 |
C.土壤趋于干旱 | D.粮食产量降低 |
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与当地气候、植被、地形、农耕等因素有关。下表为某流域不同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情况下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回答下列各题。
表
土层 |
深度(cm) |
平根据均值(g/kg) |
林地(g/kg) |
草地(g/kg) |
农地(g/kg) |
G层 |
0-10 |
0.85 |
1.11 |
0.89 |
0.60 |
H层 |
10-20 |
0.47 |
0.55 |
0.38 |
0.40 |
K层 |
20-30 |
0.30 |
0.33 |
0.22 |
0.29 |
与H、K层相比,G层土壤中氮元素含量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含量最多 | B.土壤温度最高 |
C.生物总量最多 | D.空气含量最高 |
据表
A.林地各土层氮元素含量都最高是受地形影响 |
B.草地各土层氮元素含量变化与深度呈负相关 |
C.农地各土层氮元素含量都最低是受农耕影响 |
D.平均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2006年11月3日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井”完成科学钻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完成下列各题。此科研井的深度在什么层( )
A.地壳 | B.地幔 | C.地核 | D.软流层 |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 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
武汉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示为夏至和冬至的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 B.北半球为夏季 |
C.太阳直射20°S |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
为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设计最为合理的遮阳板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因为①地
A.纬度较高 | B.纬度较低 |
C.海拔较高 | D.多阴雨天气 |
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00 | B.16:30 | C.19:30 | D.2l: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