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2)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海拔大约为( )
A.75米 B.96米 C.107米 D.118米
(3)计划沿原公路方向建设高速公路,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现在甲点至丙点的路基施工中,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你认为“开山推土”方案的相对合理性至少有哪两方面的理由?
①
②
(4)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5)为了使公路旁N、S两个山头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目的?(至少两项)
(共10分)图12为我国某地区某类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丙三种自然灾害及其所属类型。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此类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______________性。
(3)说出乙灾害高发季节及其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以甲、乙、丙任意一个城市为例,说明其对外开放的主要区位优势。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3)说明喀什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6、图17分别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气象干旱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6月3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3成至5成。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3)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强降雨可能诱发长江中下游部分山区发生次生灾害。
(4)列举长江中下游山区发生次生灾害的类型,指出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图15为某城市交通、工业区分布图(运河流向大体自南向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工业区的分布特点,指出影响其分布的共同条件。
目前,该市某化工厂计划从南部传统工业区迁至北部远郊区。
(2)分析该化工厂搬迁的合理性。
图14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两个分布在图示区域范围内的“世界遗产”,并说出其重要价值。
(2)简述A地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指出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之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我国特别是上海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简析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