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 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 ( )
A.25日6:30 | B.25日16:30 |
C.25日0:30 | D.24日11: 30 |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
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 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 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
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 B.乙地背斜成山 |
C.丙地向斜成谷 |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 B.乙—流水侵蚀 |
C.丙—冰川侵蚀 | D.丁—人类活动 |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
C.甲沿岸有寒流通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
气象专家警告说,今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的新低温,中国等亚洲国家也可能难以幸免。这是由于
A.“厄尔尼诺”惹的祸 |
B.“拉尼娜”现象以及这几年墨西哥湾暖流减弱有关 |
C.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 |
D.墨西哥湾暖流增强导致的结果。 |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在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2题。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
B.洋流③①的性质都是寒流 |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
D.洋流①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
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 B.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阴影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②阴影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炎热多雨
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表示某地区“最冷月等温线”和图中“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温和多雨 | B.全年炎热干燥 |
C.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 D.雨热不同期 |
根据图中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C.盛行西南风 |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与河流南岸相比,河流北岸
A.河流侵蚀较严重 | B.泥沙淤积严重 |
C.此季节河流含沙量小 | D.南岸潜水位低于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