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读图中两图,图甲显示2000年前后各国的每年伐林率,图乙为X地区某块农用土地的有机物、氮及钾的含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世界每年伐林率高的地区的分布特点。
(2)X地采用迁移农业方式耕作,请简要分析土地被开发和原始林砍伐及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氮和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
图为某地工业联系图,该地某大型铁矿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黏土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有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工业联系图中的A、B、C、D处。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_工业。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还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___(至少说出两个)。
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读渤、黄、东海2月(甲图)和8月(乙图)多年月平均海水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月和8月的等温线有何差异,并分析原因。
(2)图中A海区是我国著名的渔场,简要说出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图中B海区2月等温线有何特征,并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
0 |
52 |
104 |
208 |
312 |
416 |
520 |
624 |
728 |
水温/℃ |
14.7 |
16.4 |
17.4 |
18.4 |
19.1 |
19.1 |
20.3 |
20.8 |
21.2 |
探究过程
(1)结合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该地区位于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探究结论
(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拓展运用
(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地的海岸类型,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指出P海域应属于我国海洋权益的何种类型。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