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584-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尝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为人放荡不羁。②徙倚:徘徊。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①,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③。曾是洛阳花下客④,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②冻雷: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美景。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归客的情感变化。
第三句原为“忽讶推蓬吴语是”,请简要分析今本改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答: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①。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四块玉·马嵬坡元·马致远
睡海棠②,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注:①此句化用了《长恨歌》中“夜雨闻铃断肠声”。据《明皇杂录》,玄宗逃奔蜀地,在经过斜谷口时,大雨如注,正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听到雨声与铃声相应和,倍感凄楚和痛苦,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②睡海棠:比喻杨贵妃。李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李诗和马曲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事入诗,但对唐玄宗的态度不同,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根据题目作答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一个时期。试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
本词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词的下阙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