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环境保护】
下图为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差别对比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我国南北方河流水质的差别及自然原因(4分)
(2)材料显示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最差的是海河水系,其水质最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B。
(2)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
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3)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该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上图,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6分)
(3)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土壤、地貌、气候、植被、水文)是如何变化的。(10分)
(4)淤地坝是指在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建
筑物,修建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有效方法,简要说明建淤地坝的积极意义。(6
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坎儿井是古代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根据当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特殊灌溉系统,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坎儿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游人较少。图19是坎儿井构造示意图,图20是坎儿井景观图。
(2)据图文资料,说出坎儿井的主要水源,并说明游客较少的主要原因。(7分)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诸多因素促使人类社会以其特有的规律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图15是“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 据图文资料回答第(2)、(3)小题。
(2)举例说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的主要表现。
(3)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迁出的主要原因。
读图10、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0,描述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及其以上地区的分布状况。
(2)描述图11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3)简析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010年中国各省人均GDP中,上海市为80344.86元,排名第一,而昆明市所在省的人均GDP为1562.08元,排名第24位。
(4)分析昆明市所在省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近20年来,昆明郊区的一些乡村由原来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门的花卉种植。目前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5)说明昆明郊区种植农作物品种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