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 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下图是英国海外殖民地分布图(红色部分)。下面对这张图的分析和推理,正确的是
A.这张图也反映了英国商品销售的范围 |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
C.英国17至18世纪侵占殖民地的范围 |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
B.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
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段材料说明平民革命
A.是“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 | B.是反满复汉的狭隘民族革命 |
C.是实现君主立宪的平民革命 | D.是变革专制制度的国民革命 |
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奖励植棉、制糖、牧羊;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实行保息制度,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税等等。这表明
A.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
B.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政策 |
C.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两大思想主流 |
D.南京临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 |
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