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十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七十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八十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九十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 D.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 B.20世纪初期 | C.20世纪中期 | D.21世纪初期 |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使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两位关键人物是
A.牛顿和瓦特 | B.牛顿和爱迪生 | C.瓦特和爱迪生 | D.达尔文和瓦特 |
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