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主张静心无为 | B.教人明辨善恶 |
C.反对穷理格物 | D.主张知行合一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
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