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好比“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启示我们
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支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杰出人物决定历史发展走向
②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③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C.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
D.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 |
近日一家媒体就“你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位列前三的分别是:
外来务工人员 |
城市居民 |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社会保障 |
56.4 |
房价调控 |
41.6 |
收入分配 |
40.1 |
食品安全 |
35.9 |
医疗改革 |
25.1 |
物价问题 |
34.5 |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不同。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因为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