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
C.变法不符合中国社会需要 |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杜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 |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
B. |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
D. |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持,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相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 |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
B.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C. |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
D. |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 |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
B. |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
C. |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
D. |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 )
A. |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
B. |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
C. |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
D. |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 |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
B. |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
C. |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
D. |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