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甲地(170°E,25°S)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C.甲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D.甲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题。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读某房屋的冬季、夏季太阳方位示意图,回答1-2题

.房屋一定坐落在 (C)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夏至日日出方位为 (C)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后回答题。

.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 )

A.促进内陆资源的出口
B.促进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
C.促进内陆国土的开发
D.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

.由图中各国国界线的划分和铁路的分布看,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人口分布 B.矿产分布
C.殖民背景 D.地势高低

下表为“2006年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完成题。

.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是:(  )
A.中原4省 B.西南4省 C,东北、新疆 D.东南5省
.东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化肥投入量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好 D.耕地质量好

.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②加强水利建设,实现旱涝保收
③增加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④开发宜农荒地,扩大种粮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