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若城市T1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
A地发展 ;原因是
B地发展 ;原因是
C地发展 。原因是
(2)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 逐渐扩大和 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 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该区域年径流深度按方位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年径流深度大的地区的主要原因。
(8分)
(2)描述乙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10分)
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其人均稻谷占有量和商品率分别居全国的
第三和第二位,试分析该省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10分)
(4)图中M城为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中心,试分析其区位因素。(8分)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因而其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图12为城市生态系统示意图。
(1)图中A为 _______系统,B为______系统。图中箭头都有一定的地理含义,其中代表“生态需求”的是______ ,代表“经济收入”的是______ ,代表“生活污染”的是_______,代表“生产污染”的是________。
(2)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概述城市化过程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图7)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省西部,该市与宜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 。 (4分)
(2)甲图所示区域的最大相对高度为______ 。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______ 。(4分)
(3)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 ___________。(4分)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6分)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6分)
(7)甲图所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4)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5)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
(3)在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